穴位埋線

原理:

穴位埋線是中醫針灸延伸療法之一,利用針具將人體可吸收的線體埋入體內,透過線體的刺激局部組織會釋放出化學因子,造成無菌性的發炎反應,進而產生一系列生理變化,為損傷細胞進行修復;發炎反應時產生的熱能,使小血管擴張,淋巴循環加快,透過加速循環把病理產物帶走,達到疏通經絡系統、調節臟腑氣血循環、提升人體新陳代謝,加速組織修復的效果,故在中醫的治療上被廣泛運用。

 

穴位埋線與傳統針的差別:

類似針灸原理,將線材置入體內刺激穴位,但不必像傳統針灸治療一週需回診三次,線體維持7-10天後可被人體自然吸收,透過穴位持續刺激,達到持續針灸的效果。採用比傳統打針抽血更小的針頭,線體植入後立刻取出針頭,前後不到3秒,比起打針或抽血時的疼痛感,可說是非常輕微。埋線後並不會有明顯的不適,大多數人只會在埋線區塊有1-2天的痠痛感。

 

臨床運用:

1.配合內科治療: 如支氣管炎、哮喘、慢性肺阻、咳嗽、胃機能障礙、便秘、賁門鬆弛、睡眠障礙、痛經、月經症候群、內分泌失調等。
2.針灸及傷科運用: 如扭挫傷後期治療、退化性關節炎、中風後遺、腰背痠痛、肌肉緊繃、肌肉勞損痠痛、神經麻痺等。
3.減重及曲線雕塑: 利用經絡穴位的功效,抑制食慾、增加代謝、改善睡眠、消水腫、達到瘦身效果;亦可於腹部、側腰部、下背後鞍肉、大腿內外側、臀部微笑線、上臂蝴蝶袖等部位施作,改善局部肥胖並雕塑身形、修飾曲線。

 

►注意事項:

1.就醫當日感覺疲累、就診時空腹、有暈針史等身體不適狀況,請先告知醫師。

2.嚴重心臟病、糖尿病、蟹足腫體質、皮膚疾病或傳染性疾病,請先告知醫師。

3.埋線時請勿空腹亦不要過飽。

4.埋線2小時後再淋浴洗澡,三天內不要泡澡、泡湯或游泳。

5.為預防感染及發炎,埋線部位請保持清潔、乾爽,避免吃辛辣、油炸、海鮮等可能會引起過敏的食物。

6.埋線後,因刺激穴位後的針感,而產生局部痠、麻、脹、痛的感覺,此屬正常現象,一般2~7天會自然消失。

7.埋線後若有瘀血,代表皮下微血管出血,一般會在二周內消失,並不會影響健康及療效,亦不會留下疤痕。

8.極少部分會發生埋線部位出現紅、腫、熱、痛或硬結腫大等情況,請儘速回診。

 

 

返回列表
Go Top
預約/修改
門診預約
服務專線
診所位置
看診進度